兒童心智發展會議及展示 |
|
主題演講嘉賓 |
|
 |
Froma Walsh 博士 |
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與精神醫學系教授
芝加哥大學家庭治療訓練學會總監
|
|
Froma Walsh, PhD 是芝加哥大學社會服務管理學院與精神醫學系教授,也是大學附屬家庭治療訓練學會芝加哥家庭健康中心的共同主任。Walsh博士是危機、創傷、失落、和堅持生命挑戰等家庭復原力議題上的領導專家,在復原力取向的專業訓練和實務經驗上,她是國際級的講師與顧問。
她最近的著作包括《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第二版) 》、《Spiritual Resources in Family Therapy (第二版) 》、《Normal Family Processes: Growing Diversity & Complexity (第三版) 》、《Living Beyond Loss: Death in the Family (第二版) 》。 |
|
Walsh博士曾任美國家族治療學會(American Family Therapy Academy, AFTA)理事長,也擔任過婚姻與家族治療期刊(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的編輯,並於心理學領域有卓越的貢獻與領導力,獲獎無數。 |
|
題目:增強家庭抗逆力是兒童成長的關鍵 |
Resilient families raise resilient children, able to rebound and grow stronger despite adversity. Dr. Walsh will present her research-informed Family Resilience Framework,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case illustrations. She will highlight 9 key family processes that enable children and families to overcome stressful life challenges and thrive. Her collaborative resilience-building approach facilitates child and family wellbeing, healing, and positive growth by strengthening their relational resources and encouraging their best potential.
|
|
|
|
................................................................................................................................................................................................................................... |
|
 |
梁兆棠先生 |
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 |
|
梁兆棠先生是本港知名的資深教育家,現時擔任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梁先生於教育界的成就昭著,身兼多項教育職位,包括:現時出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香港教師中心常委、幼聯主辦安泰幼兒中心校董、離島區議員,以及離島區社區事務及文化康樂委員會主任等。梁氏亦曾任優才學校校長。梁氏持香港大學教育碩士(行政及管理)學位,一直熱心推動小學教育工作,並致力提高香港學童之創意學習。個人著作有《基礎教育透視》一書。 |
|
題目:社會如何支援有特殊兒童需要的家庭? |
|
|
|
................................................................................................................................................................................................................................... |
|
 |
梁莊麗雅博士 |
香港心理學會會長 |
|
梁莊麗雅博士為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過去三十多年曾 任職於懲教署,香港家庭福利會,及任教於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近十多年,尤其關注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 先後為香港心理學會篇寫被香港電台推薦十本好書之『教仔俱樂部』,著作『與孩共舞』及『與孩共舞-自學篇』,並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提供『與孩共舞』課程。 |
|
題目:與孩共舞- 發揮育兒者的功能 |
提倡啟動科研探究的精神和心靈感應的能力,反思、引証、更新理念和行為模式,不斷提升認知能力和自我功能,創新適切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從而與孩子磨合,舞出和諧、合拍、豐盛的人生。 |
|
|
|
................................................................................................................................................................................................................................... |
|
 |
莫鳳儀太平紳士 MH |
啟基學校校長;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主席;十大傑出青年(1994) |
|
題目:題目:家長新思維 美化孩子的一生 |
|
|
|
|
................................................................................................................................................................................................................................... |
|
 |
吳思源先生 |
從心會社創辦人及社長 |
|
吳思源乃從心會社創辦人及社長,香港中文大學價值教育文學碩士課程兼任講師,連續兩年被評選為「最卓越老師」;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家長教育證書課程統籌。 |
|
題目:至「潮」父母「管」與「教」 |
廿一世紀親子之道,在乎啟發、榜樣、溝通與激勵。有人以為新一代的孩子很難教,教而不善,其實是他們的父母太忙,也用錯了方法,結果造成雙輸的惡果。本講座助你掌握新時代的管與教之道,從心開始達致雙贏效果。 |
|
|
|
................................................................................................................................................................................................................................... |
|
 |
鄧藹霖女士 |
資深傳媒人 |
|
中四時曾奪「校際朗誦節」散文組全港總冠軍。 十七歲獲電台取錄,除任職DJ,並參與電視主持、電視劇及灌錄唱片的工作,是深受歡迎的年青人偶像。 曾放棄事業遠赴加拿大進修,畢業於安大略省偉佛羅利亞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主修心理學。 回港任職電台DJ及監製,主持深宵節目《把歌談心》備受讚賞。 九七年香港回歸祖國,同期鄧藹霖回歸家庭,任全職媽媽。 現主持香港電台親子節目《訴心事家庭》,又為《經濟日報》專欄作家,熱心推廣親子教育及關注城市人精神健康。 「禁毒常務委員會」和「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現任委員。 過往數年曾出席超過300個親子家長講座,任演講嘉賓,深受家長及教育界歡迎。 與丈夫吳錫輝結婚超過25年,育有兩子,分別為21歲及13歲。 |
|
題目:不一樣的孩子 |
若然上帝賜予我們不完美的孩子,那就更要感恩,因為上帝瞧得起我們,看得出我們有愛心和毅力的潛能,有能力為孩子帶來幸福和進步。謹記學懂磨練出厚面皮──「不愛面子、只愛孩子!」培育與眾不同的孩子有「六不」準則:
-
不要抗拒
-
不要內疚
- 不要互相指罵
- 不要憤怒
- 不要脫離正軌生活
- 不要讓自己倒下來
|
|
只要有生命、人生就有希望。我們這輩父母慣性滿腦子都是憂慮,急不及待給他們傳授殘酷世界的生存伎倆。其實,若果想我們的子女身處的未來世界不會那麼殘酷的話,今天我們應齊心協力,教育子女尊重生命,接納和欣賞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呢! |
|
|
|
................................................................................................................................................................................................................................... |
|
 |
黃敏博士 |
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學校統籌主任
|
|
黃敏博士為香港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學校統籌主任及比比和朋友(情緒教育)課程統籌主任(2006-11)。 40,000多名本地五至七歲的兒童已參與該課程,在表達情緒,解決問題和學習態度各方面都有明顯改善。 |
|
2010年四月到六月,她被邀出任牛津大學教育部客座講師(研究)。近年的研究主要探討學前兒童的道德和情感的發展,特別是兒童對規則的理解和面對困難時的應對策略。 |
|
題目:兒童對規範與自由的理解 |
|
|
|
................................................................................................................................................................................................................................... |
|
演講嘉賓 |
|
 |
葉妙妍小姐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
專業資格 |
- |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學士(1994) |
- |
香港中文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1998) |
- |
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 |
-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
-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
- |
英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學家 |
- |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兼任講師 |
|
|
曾任職之機構 |
- |
保良局(復康服務)-臨床心理學家 |
- |
香港家庭福利會-臨床心理學家 |
- |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榮譽臨床導師 |
|
|
臨床心理服務經驗 |
- |
評估、診斷和治療兒童、青少年、成人及家庭等各種心理和精神問題 |
- |
為社工、教師和機構員工等提供個案諮詢及培訓 |
- |
在學校、機構及社區主講精神健康的講座和工作坊 |
- |
督導實習臨床心理學家 |
|
|
題目:子女是否有接受智力評估的需要? |
智力包括推理、判斷、語言、數理、記憶、創造力、抽象思維、處理速度、學習知識、解決問題、適應環境等不同方面的能力。智能可以預測個人學業成就,還有在特定環境下生活能否適應及成功。 |
|
正式的智力評估,由合資格的臨床心理學家或教育心理學家施行,綜合標準化的智力測驗、與受試者、家人、老師等面談、行為觀察及非正式的測試。認可的智力測驗具備常模、信度和效度。測驗由一系列不同形式的、語文與非語文的作業組成,一對一和互動地施測。 |
|
兒童測試的表現可能會受不同的因素影響,而智力測驗也有不少局限,但它是唯一根據理論基礎、經嚴謹制定、用統計學分析、透過不斷研究的一套科學化、標準化及國際認可的評估智力的方法。 |
|
智力評估可以了解兒童在各種能力上的強弱程度,讓父母、老師能夠因材施教;也能用以甄別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安排他們到合適的學校,作針對性的援助;同時可評核特別課程、訓練或治療的效果,並有效量度個別兒童的能力發展進度。 |
|
|
|
................................................................................................................................................................................................................................... |
|
 |
鄧景康先生 |
香港資優教育學院總監(學生服務) |
|
鄧景康先生現時為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學生服務部總監,負責統籌策劃與資優生相的課程及服務。鄧先生自1991年起從事教育工作,先後在多所中學任教。加入學院前為一所中學之協理副校長。在2003至2005年,鄧先生應邀借調到教育局任職學校發展主任。2006-2008年,鄧先生亦擔任香港教師會津貼中學組代表及學術組副秘書。鄧先生先後取得教師証書,高級教師証書,學校訓導証書、青少年輔導証書,社會科學學位及教育碩士學位。 |
|
為有效推動本地資優教育發展,鄧先生現時亦為課程發展議會資優教育委員會委員及優質教育基金「資優教育學校網絡計劃(第四期)」督導委員會顧問委員。 |
|
題目:如何評估及培育資優兒童 |
|
|
|
................................................................................................................................................................................................................................... |
|
 |
丁錫全醫生 |
精神專業聯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 義務顧問 |
|
丁錫全醫生從事精神科服務超過19年。丁醫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隨後接受精神科專科訓練,2003年成為香港專科學院院士。2008年取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犯罪學碩士。丁醫生曾到不同地方接受專業訓練,包括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臨床催眠治療等等。丁醫生亦積極參與精神健康推廣活動,定期在多份報章和雜誌撰寫醫學文章及出版精神健康小册子,亦透過公開講座、電視及電台推廣精神健康。丁醫生現在是香港大學醫學院榮譽臨床副教授、香港教師協會醫事顧問、東華三院青少年濫用藥物服務顧問和智障支援服務育智中心委員及導師。丁醫生是2008年至2010年香港執業精神科醫生協會主席。 |
|
題目:讀寫障礙兒童的精神健康需要 |
|
|
|
................................................................................................................................................................................................................................... |
|
 |
袁嘉華女士 |
香港小童群益會輔導員、註冊遊戲治療師 (美國) |
|
題目:培育雙重特殊資優兒 |
資優本來是智力比常人高的一群,可理解為異於常模的「特殊組群」。而資優人士裡面,亦有若六分一人口兼有其他「特殊」情況。這些特殊情況,常見包括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自閉/亞氏保加症,讀寫障礙,大小肌肉、肢體動作協調問題及感覺統合問題等 。這些症狀是由於生理原因導致,多屬先天因素,會影響人的學習及生活,影響多寡則視乎症狀的嚴重程度。 |
|
例如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兒童,因較難安坐專心聽書做功課,考試測驗或因大意而出錯,或不夠時間完成試題,不但影響成績,還易被誤解為不守規,不用心,態度不佳的孩子。 |
|
又例如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他們認字記字默寫差,又比常人用倍計的能量才能應付及完成功課,而效果卻又未如理想,可想而知知,挫敗感有多大。他們會逃避溫習、寫字、做功課。 |
|
這些症狀會令他們的能力打折。一般資優學生不難從容地表現其卓越的學習能力。可是,對於兼有其他困難的資優生來說,其學習能力卻與學業表現不相稱,被誤為未盡力。 |
|
不過亦從另一角度看,他們比常人高的智力,往往成為解决困難的有利條件。他們會以智力來想「另類方法」(compensatory strategies )補救自己的困難。例如:他難靠視覺辨認文字記字,因此難默寫文字,他便轉為以聽覺,先用英文拼音串英文字,後用普通話拼音打字來寫字。這種能作出補償的能力成為他們的優勢,減低困難造成的影響。 |
|
不過這些「另類補救方法」,往往隱藏(masking)了他們真正的困難。他們因學習能力高,反應快,加上種種另類補救方法,家長、老師甚至評估人員也較難察覺他的困難,只是對他們大起大落、時得時不得的表現感到奇怪。研究顯示,他們被真正辨識到有困難(Identification)通常比一般智力的學童遲。 |
|
這些雙重特殊資優兒,因不同範疇能力的差異大。「異步發展」Asynchronous帶來的挫敗感亦較大,也會影响自信及自我形象。 |
|
但當真正辨別到他們的特優智力和學習困難,而學校教育能配合不同學生的處境及需要,給他們最適切的幫助,作出多元化的教學、評估的形式及方法,亦為他們提供調適 ( Accommodation) ,他們仍可快樂地學習,他們的前境仍是樂觀的。 |
|
|
|
.................................................................................................................................................................................................................................. |
|
 |
Mr. Toby Mountjoy |
Regional Director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nd the Associate Director of Autism Partnership |
|
Mr. Toby Mountjoy has over 15 years of experience working with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He is the Regional Director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and the Associate Director of Autism Partnership, managing over 100 psychologists, supervisors, and program therapists. He holds a Master of Science in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 from 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 and he has been extensively trained by Dr. Ronald Leaf and Dr. John McEachin. Besides providing treatment services to families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he also provides consultations to school districts, agencies, and families worldwide including the U.S., Italy, South Africa, Philippines, Indonesia, Columbia, Vietnam, and China. In 2007, Mr. Mountjoy founded the charitable AP Foundation and AP School to offer more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Hong Kong. |
|
題目:應對及處理自閉症兒童的行為問題 |
|
|
................................................................................................................................................................................................................................... |
|
 |
梁繼璋先生 |
資深傳媒人、口才班導師 |
|
曾是電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十多年來均高踞電台最受歡迎主持人榜首,現為專欄作家及口才班導師。近年積極開辦不同形式之成人及兒童口才班,同時亦不忘自我增值,除了持有香港公開大學之「兒童心理學證書」,以及完成了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之「基本催眠治療課程」外,最近正在浸會大學修讀「教育碩士課程」,主修通識。 |
|
題目:親子關係不太難!由講故事做起 |
講座分題:
- 開場白:講故事與親子的關係
- 如何引起孩子的興趣
- 有那些故事種類可供選擇
- 如何講得生動吸引
- Michael示範
- 請幾位父母示範,並加以糾正
- 講故事的最大得著:帶出有意義訊息 .
- 觀眾發問環節 |
|
|
|
.................................................................................................................................................................................................................................. |
|
 |
李美恩博士 |
臨床心理學家 |
|
李美恩博士擁有近十年心理輔導經驗,曾在政府部門、醫院及公營機構處理各類心理病症,包括事業/學業、家庭、婚姻、情緒、交際困難等問題,為不同階層人士提供臨床心理診斷和治療,並為家長和照顧者提供講座和培訓。 |
|
題目:全人發展:智力、情緒管理、創造力 |
心智能力、情緒智商及創意對兒童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心智能力描述的是心智的財產,包括有關的能力,如抽象思維能力,理解,溝通,推理,學習,從過去的經驗學習,規劃和解決問題。除了心智能力,情緒智商對兒童的發展也有深遠的影響。情緒智商是關於自我鑑別、評估和控制情緒的能力,並將這能力應用到他人及群體上。若擁有高情緒智商,孩子們將能夠理解和操作情緒。另外,創意也是重要一環。具有高創造力,孩子們將能有效地思考出不同的解決問題方法。能有效地掌握心智能力、情緒智商及創造力能幫助孩子不斷成長,擁有更好的未來。 |
|
|
|
.................................................................................................................................................................................................................................. |
|
 |
關顯彬先生 |
兒童理財教育顧問 |
|
關校長曾任兩所津貼小學校長,現擔任兒童理財教育顧問,考獲國際財務顧問,曾為積金局擔任兒童理財活動主持、深港兩地家長教育交流中心理財教育顧問,亦擔任電視台、電台及網上電台兒童理財節目嘉賓主持。一直為經濟日報撰寫親子理財文章,擔任專欄作家,曾接受蘋果日報、東方日報、星島日報、明報、文匯報等採訪,並為多份周刊及兒童雜誌分享理財心得。 |
|
作為資深的兒童理財「教育」顧問,關校長曾多次開辦親子理財教育課程,獲多間學校、家長教師會、社福機構及金融界邀請主領理財教育講座。本年度更接獲多間學校邀請教授理財系列課程。 |
|
關校長的著作分別有《小管家理財方程式》、《理財理出智慧》,而以上書籍分別已被中國及台灣師範大學列為金融基礎課程重要參考書之一。而最近完成了一套名為《理財八達通》教育課程,作為學校教材,相信是香港首創較完整的兒童理財教育課程。 |
|
題目:小管家理財八達通
「金融海嘯」後的理財教育,已經不只是管理金錢,更要學習管理人生。透過理財教育,讓孩子學會自律及承擔責任,從規劃人生,以致管理財富,路路暢通。
講座分題:
1. 一個人生理財規劃
2. 五個人生財富價值戶口
3. 六個理財核心價值
4. 金錢從何而來?應從何而去?
八個處理金錢方向: 認識金錢、賺取金錢、儲蓄金錢、控制金錢、花費金錢、保護金錢、投資金錢、分享金錢 |
|
|
|
.................................................................................................................................................................................................................................. |
|
 |
麥煒堯先生 |
腦科學與思維教育學院業務總監
Blue Ocean Lab (藍海工作室)總監
|
|
麥煒堯先生早年於香港城市大學心理學系一級榮譽畢業,其間取得由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頒發的應用社會學系獎學金。其後,麥先生取得由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所頒發的海外生獎學金,於該學院攻讀心理學碩士課程,並取得英國心理學會﹝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的會員資格。 |
|
回港後,麥先生先後於香港離島婦女聯會及靈實梁烱初寶林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擔任心理顧問,為機構提供服務、改善建議,以及為香港家庭提供心理輔導、家長教育服務。另外,麥先生曾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學校網絡《eParent 網上家長學院》的計劃主任,為幼兒家長提供高水平的親子教育課程,方便家長隨時隨地,上網學習親子教育的智慧。 |
|
麥先生現為 Blue Ocean Lab (藍海工作室) 總監及腦科學與思維教育學院業務總監,且為香港兒童心智協會提供專業的意見,繼續致力於家長教育、子職教育及心理培訓方面的工作,為各大機構舉辦培訓課程及工作坊。同時,麥先生與同工致力將資訊科技與教育結合,期望為幼稚園及其他良心機構作出更大貢獻。 |
|
題目:不打不罵,如何讓孩子聽話?
研究發現,被打罵的小朋友,比一般的小朋友,智力商數(IQ)平均會低5分!那麼,不想打罵子女,令小朋友變蠢,又想小朋友聽話,有什麼好方法? |
|
|
|
.................................................................................................................................................................................................................................. |
|
 |
柏安妮女士 |
兒童啟育中心資深職業治療師 |
|
柏安妮是一個專業的兒科職業治療師。目前任職於兒童啟育中心,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評估,並提供個別治療。 |
|
題目:洞悉兒童的行為 |
|
|
|
.................................................................................................................................................................................................................................. |
|
 |
吳霈慈脊醫 |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 兒科婦科專科脊醫 |
|
|
- 註冊脊醫
- 兒科及婦科專科脊醫
- 美國加州克里夫蘭脊骨神經醫學院脊骨神經科醫學博士
- 國際兒科脊醫協會兒科證書
- 國際兒科脊醫協會婦科證書
- 美國脊骨神經科國家考試委員會執照
- 國際兒科脊醫協會會員
-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會員
- 兒童脊科基金榮譽顧問醫生 |
|
題目:正姿防脊椎側彎– 一生受用
|
|
|
|
.................................................................................................................................................................................................................................. |
|
 |
曾雪麗女士 |
香港兒童品格教育資源中心創辦人;
曾雪麗芭蕾舞學院校長;
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院士 |
|
題目:兒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
|
|
|
................................................................................................................................................................................................................................... |
|
 |
梁經緯先生 |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 |
|
梁經緯為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及副院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榮譽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碩士,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及香港心理衛生會永久會員。現任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組主席。 |
|
梁先生在大專院校任教十多年,曾任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心理學講師,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附屬學院高級講師。梁先生曾為政府部門、志願機構、商業機構、學校及傳媒擔任顧問、提供培訓及主持講座等,內容包括壓力處理、提高工作學習動機、小組動力、敢於自表訓練、兒童發展、處理孩子情緒、如何提高對家庭歸屬感、增強對子女了解、情緒智商、積極思考、提高自信心、如何與子女談性、準備孩子上小學等、多元智能及父母之道等。梁先生在四川地震後曾多次前往災區輔導災民及為醫護人員提供培訓。他現在亦有提供收費輔導服務及擔任教會義務心理輔導員—主要輔導有關個人成長、婚姻關係、生活壓力、單親家庭兒童,幫助家長處理親子問題,主領婚姻成長營等。梁先生曾為<<家庭危機應變手冊>>撰稿,也有在報章發表文章。 |
|
題目:培育孩子「責任心」,成就卓越 |
|
|
|
|